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以“学习革命”推进“质量革命”向纵深发展

昌明教育 2022-06-09



5月1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考虑。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教育部高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教指委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徐晓飞,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出席会议。


以下内容是吴岩司长的讲话全文: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就疫情期间全国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的情况和我们下一步工作的考虑作一简要的介绍。


疫情发生后,教育部第一时间研判形势,果断决策,于2月4日印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在线教学。指导意见发布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快速响应,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制定了一地一案、一校一策或一校多策的在线教学方案。


从2月4日到今天,三个多月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有预案不乱、教师有准备不慌、学生有事做心安,有力保证了全国高校的大局稳定。我简要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应对危机。


高校的在线教学平稳、顺利、高效。疫情期间高校在线教学实践,可以用“三个全”来概括特点,也就是全区域、全覆盖、全方位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一是全区域,全国所有地区、所有高校都采取行动,开展了在线教学。我给大家报告一组数据,截至到5月8日,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应该说,非常好地实现了所有高校大学生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目标。


二是全覆盖,开设的在线课程覆盖了理、工、农、医、经、管、法、文、史、哲、艺、教全部12个学科门类。


三是全方位,课程类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多种类别,授课模式包括直播课、录播课、慕课、远程指导等多种形态。应该说,我们这些课程开出的品种、花色齐全丰富。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还原真实场景的虚拟仿真实验和居家运动、“云”上健身的体育课也非常丰富,创新了在线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深受大家的喜爱与欢迎。


本次在线教学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也是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实验,不仅成功应对了疫情带来的停学、停教、停课的危机,稳住了武汉的高校,稳住了湖北的高校,稳住了全国的高校,而且在实践中创造了在线教学的新高峰,探索了在线教学的新实践,形成了在线教学的新范式,对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创新发展意义深远。


第二,化危为机。


教育模式推陈出新。在高校应对疫情开展在线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发生了四个新的变化,我们把它概括为“四大新变化”。


一是改变了教师的“教”。教师从刚开始有一点紧张,甚至有一点抱怨,慢慢变成比较兴奋、比较从容,教师的教学信息化素养空前提高,有很多老师以成为网红教师感到自豪和骄傲。


二是改变了学生的“学”。这次在线教学最让人兴奋的是,我们根据海量的数据调查显示,大家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师生互动性满意度之高,有的甚至超过了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我们90后、00后大学生被称为“网上的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智能+”新时代学习的新特点非常喜爱、容易接受、容易适应,这让我们很兴奋。


三是改变了学校的“管”。过去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多是面对面,现在的管理是背靠背。可喜的是,学校依靠大数据得到更加精准有效的数据,据此来进行管理,管理的成效让人非常满意。


四是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原先的大学是有围墙的,这次在线教学不仅打破了物理上、空间上的围墙,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心理上的围墙,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新的教育形态。


第三,主动求变。


“学习革命”催生“质量革命”。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和成果是非常有价值的,或者说弥足珍贵的。其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人兴奋,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人兴奋,教学管理的精准性让人兴奋。今后,我们要抓住机遇,主动求变,充分运用疫情期间我们掀起的改变了教、改变了学、改变了管、改变了形态的“学习革命”,扎实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


一是从“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我们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因为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是从“单声道”向“双声道”转变。在线教学虽然拉开了师生的物理距离,但是却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没有了传统课堂的面对面,却增加了师生点对点的交流互动,这些转变有效解决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即从满堂灌的“单声道”到互动交流式的“双声道”的转变。


三是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在线教学促使教师积极通过慕课、SPOC等在线教学的形态,强化课堂设计,把学习内容制作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从过去注重教师“我教了什么”到更加注重学生“我学到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从单纯的知识传递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转变。


第四,共克时艰。


中国方案贡献世界。在世界疫情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本着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精神,以开放的姿态,分享在线教学中国经验和中国成果,推出了首批包括“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两个高校在线教学英文版的国际平台。


这两个平台秉持着“质量、开放、共享、责任、爱”的理念,首批上线了302门英文版课程,涵盖了八大领域,医学与疫情防控、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农业与生态、经济与发展、艺术与设计、智能与虚拟仿真实验、面向未来与创新创业等八大领域,用最好的大学、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课程资源,服务世界数以亿计的大学生和全球的学习者,向全世界传递中国教育最有温度、最有力量、最有穿透力的爱,为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中国贡献。


推出高校在线教学英文版国际平台,是我们为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下出的一招先手棋,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不仅是提供优质课程资源的服务平台,也是塑造中国形象、开展国际合作的交流平台和重要窗口,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首批在线教学的英文版国际平台,是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平台,核心是自主研发、自主运营,平台将推进以慕课为代表的中国在线教育走向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中央,加快中国高等教育从并跑到领跑的步伐。


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充分展示了政府、高校、社会万众一心、凝心聚力的伟大力量,让我们更加坚定了高等教育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战略布局。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们推出的37个率先免费提供课程资源、技术服务的平台,以及他们带动的全国100多个在线教育的平台,对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的大力支持。按照总书记在疫情期间的讲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的在线教育合作的共赢之路,不仅为未来的教育发展,还会为未来的国家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会把此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教学的生动实践,转化为疫情结束之后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形成包括思想、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范式等在内的一整套改革方案,以“学习革命”推进“质量革命”向纵深发展。谢谢大家。

内容来源 | 人民网公开课
仅作为学习交流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